最新新闻——废除
强医疗丨突破定式 力克难题——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骨病研究中心骨科七病区为一101岁老人成功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月16日凌晨,当人们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翘盼佳节的到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骨病研究中心骨科七病区的医护人员却夜不能寐。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催促着值班医生快步跑向护士站。一名101遂高龄的老人被陪检人员推进病区。值班医生向焦急的家属询问老人病情后得知,老人虽已有101岁高龄,但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近日在家中遛弯时不慎滑倒摔伤,导致髋部骨折,家属发现后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医生告知因老人年龄过大、手术风险极高,建议转院治疗。在得知第一医院骨病研究中心负责人、骨科七病区主任罗先国的医疗技术享誉盛名后,便慕名赶往第一医院一试。
入院后,老人随即进行了全面检查,因年龄大,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心肺功能不佳,导致麻醉及手术存在着巨大风险。为了使老人得到最佳的治疗,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罗先国立即组织麻醉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进行了严密的病例讨论。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细致全面,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一提出并寻求解决办法,最终制定了客观且符合实际的详尽方案。
三天后,老人病情经调整平稳后,于1月19日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专业的麻醉团队使麻醉过程顺利实施,在良好麻醉效果的支撑下,罗先国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及患者年龄的界限,带领团队尽显精湛技术及丰富经验。在多科室的通力协作和默契配合下,手术大获全胜。术后,罗先国向等候在手术室门外的家属详细叙述了整个手术过程。家属本已对患者情况失去信心,做好了瘫痪在床的心理准备,万万没想到罗先国帮他们重拾了希望,因此感动不已。
目前,老人恢复良好,术后第一天便可下地行走。罗先国告诉记者,现今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进入“年纪越大越不能轻易手术”的误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手术的适宜年龄已经放宽,患者的身体只要能耐受,高龄老人也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老年转子间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常发于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高,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骨折,由于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差、营养状况不佳、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基础性疾病,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幸运的是随着骨科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老年转子间骨折已不再是骨科医生难以逾越的高山。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国内外骨科专家已形成共识:在老年病人可以耐受麻醉及手术的前提下,尽早手术将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老人早期可下地行走,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第一医院骨病研究中心在罗先国的带领下,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手术技巧,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突破思维定式,创新手术理念。今后将继续努力开展新项目,勇于挑战高难度,以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鹤城广大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