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神经内科专业组-杨文臣简介

1、专业组概况

南院神经内五科前身为北院神经内三科,始建于2008年,是我院历史悠久的神经内科之一。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是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中规模较完善的神经专科,特别在眩晕治疗方面有突出表现,深受广大患者好评。长期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涵盖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神经免疫疾病、头痛及眩晕等多种常见及疑难病症。科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广泛开展常规神经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并在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①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科室高度重视脑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积极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及相关介入治疗,包括: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明确脑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等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针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支架植入恢复血流,降低再发卒中的风险。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针对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动脉取栓,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②前庭功能检查在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

中枢性孤立性眩晕的早期准确诊断对于避免误诊、延误治疗至关重要。科室在常规临床评估基础上,引入多种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包括:

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用于定量评估前庭眼反射功能,精准判断前庭通路损伤部位。

眼震电图(ENG)及视频眼震图(VNG):对不同类型的眼震进行分析,帮助鉴别中枢性和周围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检查:针对患者的症状触发位置和特征进行动态评估,有助于明确发作机制。

STANDING试验:结合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和其他平衡试验,提升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此类检查技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诊断水平,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高成本影像检查和药物治疗。

③综合诊疗服务

除了神经内科常规诊疗工作,科室还积极提供以下专业化服务:

卒中单元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干预,提高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成功率。

神经康复评估与训练:为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促进神经功能重塑。

眩晕门诊:通过发作日志、前庭功能检查、长程视频眼 震监测等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科室秉承“精准诊断、微创治疗、优质康复”的理念,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安全、温暖的人性化诊疗服务。

科室秉承“精准诊断、微创治疗、优质康复”的理念,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安全、温暖的人性化诊疗服务。

④科研与教学

我科在科研与教学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承担教学任务:

承担齐齐哈尔医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涵盖理论课、实习课及实践操作环节。

负责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带教工作,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案例,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吸引力。

在黑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以武练兵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⑤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前沿技术分享,拓宽师生视野。

定期开展教学查房,注重病例分析和诊断思路的指导。

举办病例讨论会,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多学科协作意识。

注重医教融合,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受到学校和师生的广泛好评。

⑥科研成果:

专业组成员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涵盖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临床诊疗研究。

完成多项市级科研项目,在脑血管疾病、眩晕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⑦药物临床试验:

承担并完成多项药物临床试验。

在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严格遵守临床试验规范,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联系方式:

姓名职务电话邮箱
杨文臣神经内科专业组(南院神经内五科)专业负责人13845206797dafayingxiong@163.com

查看全部专业组招募信息

专业组研究团队

神经内科专业组-杨文臣研究团队

1、PI及团队介绍

PI: 杨文臣 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

现任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神经内五科科主任,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专业基地负责人。齐齐哈尔医学院兼职教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齐齐哈尔分中心负责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急诊溶栓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医师协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脑卒中学会常务理事,齐齐哈尔医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6项,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急性脑血管疾病、眩晕、头痛、痴呆、帕金森氏病、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

关振宇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硕士

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脱髓鞘疾病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积极参与并完成多项市级科研项目,注重多学科协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始终坚守抗疫一线,勇于担当、不畏艰险,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并于2020年荣获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最美逆行者”称号, 2024年荣获黑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以武练兵大赛荣获省三等奖,2024年获院级优秀带教称号。

任职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多个社会兼职。

李娜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07年7月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2020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年8月入我院7神经内科工作。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相关工作达17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参与完成市科学研究项目数个。院内团结同事,多科室协作,有良好的口碑。2020年疫情以来,冲在一线工作。2020年获得齐齐哈尔市民政府最美逆行者称号。2021年获得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任职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康复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高血压分会委员等多个社会兼职。

杨鸣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07年7月毕业于佳木斯大学。2010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8月入我院神经内科工作。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相关工作达17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完成市科学研究项目数个。院内团结同事,多科室协作,有良好的口碑。2020年疫情以来,冲在一线工作。任职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委,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运动障碍康复学会常委等多个社会兼职。

贾冰 主治医师 本科学士学位

2011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年入我院急诊内科工作5年,于2016年1月入我院神经内科工作。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相关工作达13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我院首例介入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参与完成市科学研究项目数个。院内团结同事,多科室协作,有良好的口碑。2020年疫情以来,冲在一线工作。2020年获得齐齐哈尔市民政府最美逆行者称号。于2022年、2023年获得优秀医生荣誉。

钱思慧 主治医师 本科学士学位

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8年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参与多项市级科研项目。擅长领域:急性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件疾病、脱髓疾病、癫痫、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等。任职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朱恒玥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20年7月毕业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2023年7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并完成神经病学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曾获得优秀规培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大连市优秀毕业生。2024年3月入我院神经内科工作,熟练掌握脑血管介入造影技术,专注于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够精准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熟练解读各项影像资料,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紧跟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任职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薛靖雯 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20年6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2023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23年8月入我院神经内科工作。任职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委员会委员。

2、专业组设施设备、优势简介、主攻病种等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神经内五科专业组,致力于推进神经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依靠强大的患者群体,不断优化和改进诊疗流程,提高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依托医院的设备资源: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数字化脑电图仪(EEG)、肌电图仪(EMG)等。本科内配有:心电图机(ECG)以及药品冷藏冰箱等临床试验常用设备。

主攻病种:脑梗死、眩晕、头痛、痴呆、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3、临床研究项目经验

1. 注射用GD-11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Ⅲ期临床试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2. 注射用Y-3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Ⅲ期临床试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