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特色 >>医疗资讯

医疗特色

医疗资讯

术前忐忑皆消散 术后暖意自心生——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甲状腺外一科暖心呵护患者健康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6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走进手术室前的每一刻都充满了忐忑。但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甲状腺外一科,不安总能被悄然抚平。这里的医护人员,正用一连串看得见、摸得着的贴心举动,把病房变成了充满暖意的港湾。

  早晨七点的病房走廊,夜班护士何鑫宇正将一个个橙黄色的手术材料包整齐码放在推车中。每个包里,术前核对单、术中所需盐水、病历夹都按顺序排好,就像为即将踏上手术台的患者提前备好的“安心锦囊”。这是科室雷打不动的习惯——前一晚由夜班护士提前备好所有手术用品,让清晨交接时间从20分钟压缩到5分钟,“患者少等一分钟,就多一分踏实”。

23.jpg

  这间以“暖”为底色的科室里,温柔的细节藏在每个角落。宣教室中,甲状腺健康科普视频循环播放,从疾病起因、分类到预防治疗,全方位科普知识,帮患者扫清认知盲区。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或是术前想详细了解手术流程的人,护士会把移动电视直接推到病房,让大家随时按需补充知识,慢慢化解对疾病的恐惧。新入院的陈先生还在为手术紧张焦虑,责任护士马盈已经推着移动电视来到床边:“咱们先看看这个科普片,边看边聊。”屏幕里,甲状腺疾病的来龙去脉被讲得通俗易懂,护士手里的示意图还在同步标注重点:“您看,手术切口会沿着皮纹走,恢复后就像一条细线,几乎看不出来。”

24.jpg

  甲状腺手术全程需患者保持仰脖姿势,这一体位直接关系术后恢复效果,因此术前体位锻炼与呼吸功能训练成了关键准备项。南院甲状腺外一科的每间病房里,都整齐摆放着术前术后指导宣传图册。患者入院后,专职责任护士会第一时间开展初次体位锻炼指导,手把手教大家“颈部过伸位”的正确摆放方式,还会示范吹气球的呼吸训练方法。之后每天两次的护士查房,护理团队都会逐一检查患者的锻炼情况,耐心督促大家坚持练习。张女士一开始总找不到诀窍,护士长特意找来软枕垫在她肩下,一点点微调角度,轻声引导:“您试着放松肩颈,就像平时仰头看天花板那样,慢慢找感觉。”经过反复练习,张女士很快就适应了训练要求。术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没有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反应,恢复过程十分顺利。

  每周一、周三下午的宣教室永远座无虚席。医生樊伟业拿着甲状腺解剖宣教图,指尖在图上缓缓移动:“大家看,咱们的手术就像在这间屋子里搬家,既要把‘坏东西’清走,又要保护好旁边的‘邻居’。”台下的患者们跟着比划,原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满心的担忧也在这生动形象的讲解中渐渐消散。有位大爷特意带了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整整三页术后注意事项,脸上满是轻松:“医生讲得太透亮了,该注意啥、咋恢复,说得明明白白,我这心里一下就亮堂了!”

30.jpg

  南院甲状腺外一科病房的墙面上,“常用药物信息墙”总能吸引患者驻足。彩色图表清晰明了,每种药物的功效、服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一一列明。不少老年患者记性欠佳,每次服药前都会特意过来对照查看。护士们还想得格外周到,把每种药物的关键说明打印成小巧的卡片,逐一塞进患者的药盒里。揣着这张卡片,患者们不管是在病房服药,还是后续居家调理,都能随时查阅,就像随身带了个贴心“小护士”,用药更安心也更规范。

  最让人安心的,是每个术后患者床头的“应急包”。蓝白相间的包装上,红色十字格外醒目。护士长杨柳说:“甲状腺术后血肿是急症,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这个包就像给患者上了‘保险’。”有次深夜,一位患者突发血肿,急救包派上“大用场”,为抢救赢得了关键时间。后来患者家属送来锦旗,上面写着 “救命的包,暖心的人”。

33.jpg

  从术前体位训练时护士手把手的细致指导,到术后查房时责任护士耐心叮嘱饮食禁忌;从移动电视里通俗易懂的科普讲解,到应急包里随时待命的救命器械,南院甲状腺外一科的医护人员,用一件件触手可及的温情细节,把“暖心”深深镌刻在患者的康复之路上。他们深知,医疗不仅是技术的精准较量,更是人心与人心的温暖贴近。这份对患者的赤诚用心,融入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化作走廊里温暖的灯光,照亮患者前行的康复之路,持续传递着医者仁心的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