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
抽丝剥茧破解蹊跷昏迷 精准决策揪出疾病真凶——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成功救治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
六十多岁的魏女士从包头来齐齐哈尔参加婚礼,没想到却经历了一场“生死劫”——莫名其妙地陷入昏迷。对医生们来说,救治过程更像是一场考验:排除了脑梗死的可能,但患者却一直处于昏迷;白细胞异常升高,却始终没找到感染源……面对这样的棘手病情,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迅速救治、紧密协作、精决策准,最终通过多学科合作明确病因,实现了有效救治。
8月19日晚上9点30分左右,第一医院北院急诊科正是忙碌的时候,一名患者由家属推着轮椅送入急诊室。“医生,她感觉头晕、恶心两三天了,我们刚从包头坐火车过来,下了车她就撑不住了。”家属的声音里满是焦急。第一医院北院急诊科副主任范书杰立即为患者进行基础检查。头CT结果显示无明显出血,心电图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指尖血糖属于正常范围,生化检查中肝肾功能、电解质也未出现异常。范书杰说:“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排除恶性眩晕,比如脑干梗塞、小脑梗塞,这类疾病致死致残率高,必须抢时间。”为了精准排查病因,范书杰又为患者安排了核磁检查。
20分钟后,核磁结果显示:未见脑干、小脑梗塞迹象。暂时排除了最危险的情况,但新的疑点随之出现:血常规显示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达2.4万/μL(微升),远超4000-10000/μL(微升)的正常范围,这通常提示存在严重感染。可进一步检查,肺CT未发现肺部炎症,腹部触诊无压痛。没找到感染源,白细胞却这么高,范书杰不敢掉以轻心。他当即决定采取药物治疗抑制胃酸、缓解呕吐以及改善脑部供血,同时经验性给予抗感染治疗。患者输液结束时已近次日凌晨3-4点,感觉症状有所缓解,患者和家属便自行离开了医院,这也为后续病情发展埋下了隐患。
蹊跷昏迷 颅内排查“零线索”
第二天早晨8点,患者再次被家属紧急送回医院,此时的她已完全意识不清,对呼喊、疼痛刺激毫无反应。范书杰一边安排护士监测生命体征,一边加急复查头CT和血糖。复查结果显示,头CT仍无新发出血或梗塞灶,但血糖升至11.1mmol/L,排除了低血糖昏迷的可能。面对不明原因的昏迷,北院急诊科立即联系了南院神经内一科进行会诊。该团队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核心团队,在神经重症救治方面经验丰富。
第一医院南院神经内一科团队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迅速完善一系列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再一次让医护人员陷入困惑——虽然患者脑血管存在轻度狭窄,但不足以导致昏迷,直接导致深度昏迷的明显病变仍然未发现。“当时我们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诊断困难,患者家属无法清晰提供病史,问起用药、身体不适症状时,回答很不明确;二是抢救需争分夺秒,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度敏感,治疗每延迟一分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科室主任孙程贺说。
为了破解诊疗僵局,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南院神经外一科主任谷树清、心内一科主任潘永东、重症医学科主任吴殿超等专家迅速集结。专家们围绕“长时间未进食、曾诊断腔梗、突发昏迷”等关键信息展开讨论,考虑患者在车上恶心、呕吐,同时又一直未进食,可能存在体液丢失的情况,提出了“低血容量性休克导致脑组织低灌注”的猜想。
孙程贺解释说,脑血流的相对稳定是脑组织功能维护的重要条件。各种原因会导致脑内灌注不足,尤其在夏季,天气炎热、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水分,或急性胃肠炎反复呕吐、腹泻,或服用过量降压药物,或心衰患者口服过量利尿剂等,均可以导致患者血容量不足,就是所说的“低灌注”。低血容量休克属于常见病症,但因为症状隐匿很容易被忽视。
为了验证这一判断,医院立即联系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和上海的专家。北京专家建议复查核磁明确病因,上海专家也未给出理想的治疗方案。
“医”无反顾 持续治疗破僵局
第一医院医护团队经过审慎评估,坚定了补液治疗的思路。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开启快速补液治疗。考虑到患者意识不清需密切监护,医院将她转入南院重症监护室,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补液治疗的每分每秒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4小时后,患者仍然没有苏醒的迹象。治疗方向是否正确?需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些都是对医生判断力和决策力的考验。考虑到患者白细胞升高,医生决定为患者进行腰穿。腰穿操作顺利,检测结果排除了颅内感染的可能。医疗团队坚定信心,持续为患者进行补液治疗。终于,10小时后,患者意识开始逐渐恢复;24小时后,患者完全清醒,能清晰回应医护人员的询问。患者清醒后转入普通病房,经过一周的后续治疗与康复,已顺利出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导尿发现患者尿液浑浊,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这也正是患者白细胞升高的原因。“家属一开始完全没提及患者尿路不适,直到患者清醒后才说明自己近几天确实感觉尿路不适。这给早期诊断增加了不少难度。”孙程贺说。
回顾这场抽丝剥茧的抢救,从紧急接诊到多学科会诊,从制定方案到精准施治,第一医院用“快速响应、科学决策、坚定执行”诠释了医者担当。作为齐齐哈尔市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第一医院持续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未来,医院将进一步优化急诊流程,深化多学科协作机制,完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以高质量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守护区域百姓生命健康。